如今,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手机、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人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。这不,在接近尾声的国庆长假里,想必不少人都“机不离手”:刷视频、追剧、看小说、玩游戏……但殊不知,沉浸在电子世界的他们正遭受着干眼的困扰。干眼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,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,并伴有眼部不适或者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。除眼干眼涩外,还有眼睛灼烧、异物感、视疲劳、眼红刺痛、分泌物增多等症状。根据《干眼临床诊疗规范专家共识(2013)》的结果显示,目前,中国的干眼发病率高达21%-30%,干眼患者人数预计已经达到3.6亿。究其原因,源于人们缺乏自查常识,大多将干眼与普通视觉疲劳混淆,往往自行购买、滴注普通滴眼液,贻误治疗时机。而医疗机构对于干眼的认知度不一,且存在明显地区差异,加之基层缺少高精度眼部检查仪器,使得诊治难度大。实际上,泪膜分三层,每一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干眼。常见的干眼有三种类型:一种是泪液缺乏型。由于泪腺分泌的泪液较少,导致“缺水”;一种是蒸发过强型。因脂质层分泌太少,锁不住眼睛表面的水分,从而“缺油”;还有一种混合型干眼,它既“缺水”也“缺油”。因此,干眼病绝非靠滴药水就能缓解或改善症状,只有通过“干眼类型检查+个性化联合诊疗”,判断自己是哪种类型的干眼,才能达到精准滋润、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其中媒体、白领(含退休职工)、教师、互联网行业人员、儿童5大圈层为核心,开展干眼关爱计划。爱尔眼科通过将每年的 10月10日定为全社会的“干眼关爱日”,以期唤醒公众对干眼这一眼科慢性疾病的重视。“滋润视野,成就千里远见”,愿每一位民众的眼睛不再“干涸”,拥有明亮双眸。陈小瑾:咸阳爱尔眼科副主任医师/综合眼病科主任/焕晶白内障专家2005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,开展眼科临床工作至今,对于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擅长领域:白内障、眼外伤、玻璃体视网膜病及复杂眼周整形手术专业特长: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治疗,复杂眼周整形美容手术。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,获省级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。